提起王星越,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个长得像陈晓的小帅哥”。但若细想,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从来都不是谁的复制。
那通改变命运的电话,来自“造星机器”于正。当时的王星越正窝在宿舍里看剧,电话那头传来一句:“小伙子,有没有兴趣试试演戏?”他愣了几秒,室友还打趣道:“骗子吧,于正会找你?”可事实证明,命运往往就是这样突如其来。

签约那天,他紧张得手心出汗。于正看着这个眉目清秀的大男孩,似乎在他身上看见了熟悉的影子——“长得像陈晓,但气质不同。”那一刻,王星越被贴上了“陈晓2.0”的标签。可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想成为的不是“第二个谁”,而是“第一个王星越”。
2021年的《周生如故》,是他真正意义上的起点。饰演反派刘子行时,他几乎将自己完全交给角色。那场“强制爱”的戏拍了一整天,导演一遍遍喊“卡”,他一遍遍重来。白鹿笑着说:“你当时的眼神太吓人了,像真的坏人。”他只是淡淡笑了笑。那时的他,正用近乎偏执的方式,证明自己不只是“靠脸吃饭”的花瓶。
剧集播出后,观众反应两极——有人骂他恨他,也有人被他震撼到。评论区充斥着尖锐言辞,他却每一条都看。
“被骂也是一种关注。”他安慰自己,然后继续钻研下一个角色。
2024年的《墨雨云间》,让他真正体会到“一夜爆红”的滋味。那个带着战损妆的镜头,在社交平台几乎刷屏。拍摄当天,化妆师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完成造型。他盯着镜子,忽然有些恍惚——“这还是我吗?”
导演叮嘱:“这个镜头要拍出绝望,但又要有希望。”他点点头,闭上眼,全情投入。那一刻的眼神,被无数网友截图、做成表情包、写进小说里。有人说,那是“六月男友”的眼神;有人说,那是“意难平”的具象化。而他只是淡淡回应:“其实我只是想,如果真到了那种境地,我会怎么选择。”
如今的王星越,确实与陈晓有相似的轨迹——同样出自于正之手、同样以反派崭露头角、同样在古装剧中熠熠生辉。但两人的气质截然不同。陈晓的魅力在轻盈灵动,王星越则更显古朴沉稳。陈晓用了六年等到主角戏,王星越第二年就迎来了机会。
最近在《你好星期六》的录制现场,他表现得游刃有余。何炅笑称他“来冲榜的”,但众人都明白,他其实是来“接位”的。
有时他也会想:如果没有那通电话,没有遇见于正,如今的自己会在哪?也许仍在普通岗位上,过着平凡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不想成为第二个谁。”在最新的采访中,他平静地说出这句话,却透着坚定。
王星越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陈晓”?这或许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剧本。无需参照,也无需复制。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浮躁的时代里,守护着演员最初的信念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