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人“奶妈”与转型困局
白鹿的续约,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作为欢娱的“当家花旦”,她不仅是古偶剧的收视保障,更成了公司“带新人”的核心武器。即将开拍的《唐宫》成为焦点,原因不只是剧情,而是于正明确表示:“王星越已签约,项目成败系于白鹿一身。”这已是两人继《宁安如梦》《玉楼春》后的第三次合作。

然而,“新人输送带”背后,是个人发展的桎梏。白鹿曾尝试通过《警察荣誉》《北上》等现实题材剧突破“古偶标签”,但欢娱的资源策略依旧牢牢锁定内戏,S级项目塞满公司新人,她的所谓“一姐”身份,更像是带着镣铐起舞。

02 顶流的虚与实
毋庸置疑,白鹿能跻身90花顶流,离不开欢娱的输血。从《周生如故》到《长月烬明》,再到综艺《奔跑吧》,公司包装让她成为招商王牌。但这份光鲜,高度依附平台与公司资源。一旦离巢,她需重建商务关系、剧本通道、制作团队,独立生存压力骤增。
更棘手的是,白鹿的“演员身份”尚未完全服众。《长月烬明》被批“表情失控”,《以爱为营》遭吐槽“油腻”,演技短板明显。奖项空白、正剧积累不足,如果此时脱离体系,风险或将高于机遇。

03 缓冲期还是倒计时?
续约两年而非长约,本身就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博弈。白鹿需要时间完成《唐宫奇案》《莫离》,并借公司资源维持曝光;于正则指望她稳住现金流,给新人争取窗口期。这是一纸“延迟分手”的合约。
可以预见,合约期满后,白鹿极可能成立个人工作室。但摆脱“于正艺人”标签、谈判平台资源、扛起自制剧,这每一步都是硬仗。

两年续约,是白鹿的避险策略,也是她能否转身的最后缓冲。娱乐圈不缺流星,缺的是能掌握自己轨迹的人。白鹿,接下来的每一步,至关重要。
互动话题:你觉得白鹿未来两年能顺利完成转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