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随着十一黄金周临近,多部即将上映的新片正式开启预售。根据首日票房预售数据来看,哪部影片可能成为档期“黑马”,哪部则有“高开低走”的风险,已经初露端倪。首日预售票房往往是影迷选择“真金白银”支持的最直观指标,若无流量干扰因素,基本可以反映出影片的市场潜力。
目前,《刺杀小说家2》以强势预售数据暂居首位,《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紧随其后,《志愿军:浴血和平》排名第三,《毕正明的证明》位列第四,《浪浪人生》第五,《风林火山》和《猪猪侠》分列第六、第七。
以当前的预售排名为参考,不妨来看看这些影片的亮点与隐忧。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由易中天担任编剧与监制,目前预售表现突出,跻身第二。作为一部动画片,它讲述的是观众早已熟悉的曹操故事。乍看之下题材新意不足,但亮眼的预售数字似乎表明,观众对动画电影依旧保有期待,也许是希望在十一档期中重温春节档观看动画的轻松与快乐。
不过,这部影片能否如《哪吒2》般带来兼具剧情与视觉特效的双重体验,仍是一个未知数。如果无法在故事性与视效上达到观众的期待,其首日口碑或将面临挑战。当然,也不妨对这部作品保持积极期待。
《志愿军:浴血和平》将于9月30日率先上映,领先同档期影片一天。但由于上映当天为工作日,真正的票房增长仍要依靠国庆假期的放量。《志愿军》系列第二部口碑一般,成为第三部预售未能大幅领先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从目前发布的预告片来看,影片聚焦谈判内容,战场场面较少,虽然主题具有庄严感,但缺乏商业片所需的强烈视效冲击,或许不利于票房表现。
《毕正明的证明》可以视为一部典型的流量作品,由流量演员王安宇主演,讲述其饰演的男主角从事反扒工作的故事。这类题材在电视剧中或许更具发挥空间,但放在电影中,受限于时长和结构,很难展开丰富剧情或展示特效,因此票房前景并不被普遍看好。目前来看,该片主要还是依靠粉丝群体支持,能否吸引非粉丝观众仍存疑问。
《浪浪人生》的预售表现不佳,令人颇感意外。作为喜剧片,本应在假期中具备较强的市场需求,但从首日到次日的预售数据来看,整体走势疲软。在已发布的定档预告片中,笑点设置略显平淡,缺乏有力“包袱”,导致影片“喜剧”特质不够鲜明,难以调动观众观影欲望。
同时,该片主线围绕“小镇大哥”的人物设定,对于多数观众而言吸引力有限。在当下观众心中,“小镇大哥”的形象很难脱离“黄毛”的刻板印象,这样的角色设定天然就存在一定劣势。影片从创作之初,似乎就未能精准把握观众对喜剧类型的核心期待。

《风林火山》的预售成绩同样乏力,部分原因是港片类型整体市场影响力日渐式微。这部影片讲述毒贩与警方对抗的故事,题材略显老套,在当前市场中难以引发广泛关注。此外,影片曾亮相戛纳电影节,但并未获得积极反馈,甚至被形容为“打枪版小时代”。戛纳口碑欠佳的作品回归国内市场往往更难吸引观众,尤其是当下观众审美愈发成熟,愿意为质量买单,而非噱头。
综合目前的预售数据来看,个人认为,《浪浪人生》和《风林火山》有较大概率在票房竞争中提前“出局”;《毕正明的证明》主要依赖粉丝驱动,能否撬动更广泛的观众层仍需观察;而《志愿军:浴血和平》《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与《刺杀小说家2》之间的竞争,最终将取决于谁的视效最具吸引力,谁的内容最能打动观众。
目前排名第一的《刺杀小说家2》,得益于前作积累的观众基础,其主要看点依旧集中在打斗特效上。不过,这类影片的潜在短板也不容忽视——故事结构可能较为复杂,普通观众不易理解,而部分专业影评人则可能因此赞赏其艺术性。这种“分层式理解”在第一部中已有体现,吸引了特效爱好者的同时,也使部分观众感到困惑。
如果第二部在剧情方面能够更加通俗易懂,让更多观众“看得懂、看得爽”,那它的最终票房表现有望冲击档期冠军;但若依旧保留较高门槛的叙事结构,其票房可能也将受限于受众圈层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