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智贤因新剧《暴风圈》中涉嫌辱华的台词引发广泛争议,风波持续发酵,导致她个人及相关代言品牌遭遇网络抵制浪潮。众多网友自发在品牌官方微博评论区表达不满,相关作品评分也骤降至4分,舆论氛围一时失控。
长期以来,全智贤凭借《来自星星的你》的高人气在中国积累了广泛关注,并成功赢得多个国际大牌代言,如LV、伯爵、海蓝之谜等。虽然这些品牌并非中国本土,但其业务极度依赖中国市场,拥有庞大消费群体。随着辱华台词被曝光,品牌评论区迅速被抵制言论淹没,公众态度愈发强硬。
以伯爵为例,评论区内多位网友晒出全智贤涉辱华的台词截图,强烈呼吁品牌方尽快解约,拒绝继续使用有争议代言人,甚至有网友直接要求“让她滚出市场”。海蓝之谜评论区同样充斥着要求更换代言人的声音,网友还以其他国内艺人事件中品牌快速切割的案例催促品牌动作迅速。
不仅限于品牌官方微博,其他社交平台上的相关评论区也遭遇大量抵制,有网友使用中韩双语愤怒斥责全智贤,言辞激烈,表达了浓烈的不满与愤怒。
尽管全智贤在韩国人气较高,但其在中国的影响力更多依赖于昔日经典角色和时间积淀,粉丝基础有限。此次风波中,抵制声浪主要来自路人群体,显示其公众形象正遭遇严重裂痕。许多网友甚至发出警告:若品牌不及时更换代言人,将考虑抵制产品,甚至拒绝购买。
备受关注的国际奢侈品牌LV亦遭波及,过去多位代言人经历过形象危机,这次全智贤事件再度给品牌带来挑战。回望粉丝曾称赞品牌选人眼光的评论区,现如今显得颇具讽刺意味。
相比宋慧乔等韩星,全智贤的公众形象此次大受冲击,辱华事件彻底打破了她昔日的形象光环。“第一次看到全智贤有‘性缩力’”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显示这并非单纯的迷恋破灭,而是公众的真实醒觉。韩国影视作品中常带有隐晦的意识形态操作,这种现象也不可忽视,尤其背后还有诸如迪士尼等国际巨头的参与。
中国历来倡导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作为一位资深演员,全智贤未能有效把控剧中台词和剧情走向,选择顺应编剧意志而歪曲中国形象,显然反映了其个人立场。更令人诟病的是,《暴风圈》于2023年拍摄完成,却故意推迟至2025年播出,带有明显挑衅意味的台词和画面令人难以忽视。
在此背景下,公众态度坚决:“道不同不相为谋”。全智贤选择了辱华路线,遭到抵制并要求退出中国市场成为理所当然。针对艺人圈钱,最有效的反击方式就是打击其商业价值,尤其是对像全智贤这样的韩国明星而言,损害其经济利益才是最实质的回应。
在现行“限韩令”政策下,韩星已无法在中国大陆拍摄和播出影视作品,但商业活动尚未完全受限。尤其在港澳地区,全智贤复出后频繁参与商业活动,依然拥有众多拥趸。然而,网友们强烈呼吁严格执行限韩令,拒绝不尊重中国的艺人在华赚取利益,并扬言任何品牌若继续合作全智贤,必将面临抵制。
总体来看,全智贤原本拥有优越的资源和良好口碑,却因此次事件自毁形象。本应平稳退场的她,却选择硬碰硬,触碰公众底线。未来,所有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艺人都应深刻反思,尊重中国,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可,否则注定难逃零容忍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