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吉古城坐落在贵州省凯里市西南角,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苗族、侗、仫佬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明、清两代,属平定县一县。明清时,由于地处平定下游,是平定府的下辖县,故名下市。它是贵阳通往黔东的一个重要关口,也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有清朝时期铺满石板的水上码头,有千年历史的马帮文化。
下司古城坐落在清水河上,过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高大的清朝古塔。南来北往的商人为了求生意兴隆,就在这座古城里建了两座塔,用来祈福。塔顶雕刻着八仙传说,以及古城历史上有名的商人,寓意着生意兴隆,八仙过海。
过了霞泗塔,就是一条古街,青石板铺成,两边都是明、清两代的商铺。民国时期,古城商贾云集,马帮成群,河商数十万,商客昼夜不眠,销往四方,其繁荣程度,可用”江多如舟,街多如小马,路如小轿”,有”黔东南小上海”、”清水江沉没”之称。素有黔东南小上海之称”、”清水江明珠”之美誉。
这里是苗族,侗族,仫佬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脚蹬等古老的建筑遍布古城。苗族和侗族的许多村落,内部则被改造成具有江南风格和徽派风格的庭院。
芦笙广场,苗侗文化浓郁,是城市中心和大型活动的聚集点。在这里,每日都要举行”西夏式”的婚典仪式,正所谓十里八乡,十里八乡。随著时代的变迁,西方婚礼的盛行,我们本土的中式婚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霞石古镇的婚姻习俗却保留了许多鲜明而动人的细节,使人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感受古老的文化传承。
禹王宫,又名“两湖会馆”,始建于清代中晚期,为大禹祭天、祈风调雨顺之所,清代川、沪、杭(今湖南和湖北)人与人交往的枢纽。如今,这座饱经风雨的古老建筑,已改造成了峡江历史文化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了峡江古城的历史、文化与特色,以及昔日的繁荣与繁荣,特别是那些精美的雕塑。
阳明书院有着600多年的历史,它由明代思想家和文学家王阳明的弟子孙荫皋教授于此。孙荫皋使王阳明思想、学说得以在古城硖石生根、传播,使商埠所带出的各民族文化得以交融,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硖石”古城,具有多元、包容的特征。
贵州有“三天没酸,走起路来吐痰”的说法。到了下司古城,你会对这里的美食记忆尤深,最地道的就是黔东南州四大名菜之一的下司酸汤鱼。